神奇的鳞翅目幼虫丨野蚕丨散养观察日记丨越冬个体丨行为特征
野蚕 Bombyx mandarina(Moore,1872)
寄主:桑
描述:家蚕的老祖宗
产地:上海
1
卵
3月23日,家中的桑树开始发新芽,我将好友咕几个月前分享的越冬卵取出,放置于桑树上。
0.1cm左右。
2
幼虫孵化
3月31日,第一条幼虫孵化。(点击可查看大图)
4月3日,幼虫伪装成一坨“鸟屎”,不知道对预防鸟类攻击是不是有效。
4月7日,我发现它喜欢伏于叶稍嫩芽处,白天几乎不动。
胸部逐渐肿大。
4月8日,夜,换龄后。
得益于“散养”,我可以观察到很多“圈养”幼虫时观察不到的行为。
经我观察发现,幼龄时期的幼虫基本都伏于桑叶表面。幼虫白天几乎不活动,但每天早晨它们都会出现在不同的枝头,想必是多夜间活动的缘故。
4月10日。
背观。
4月11日,在叶片表面换龄成功。
当日下午,首次出现“举起胸部”如下这种姿势↓
自此“鸟屎”变“树枝”,它不再伏于叶片表面,而是在树干上“另起一枝”。
头部特写(最前面那个很小的部分,其他部分是假头,实际上是它的胸部)。
纵观整个虫体这种形态,六足可以缩起来,尾角可以折叠!使它更像树枝!
它每天会在不同的位置成为新的“树枝”。这种行为并非偶然,而是常态(不进食就是这种状态,正常情况下白天不会挪地方)。
但有趣的是在之后的“圈养”个体中,我并没有观察到这种行为。
头胸几乎不着地↓
头胸腹面↓
可收缩尾角。
它在这个位置,我是真的找不到它(下图中,你找到了吗?),一度以为它爬走了...
当时真怀疑我瞎了...
进食也是非常讲究!!
你会发现它吃的这片桑叶是折过的。
叶柄有两处折痕。
无论这片叶子是否吃完,它都会将其连同叶柄咬断↓
这招是隐藏食痕么?
整棵桑树上,确实没有找到有咬痕的桑叶,桑树周边偶尔会有几片干枯的“剩叶”,想必是它吃剩了咬断的。本次观察到它的这项“技能”也是得益于散养。
四对眼斑细节。
作茧化蛹
3
4月25日,它并没有离开桑树,用一片桑树叶和边上的吴茱萸树叶,织起一个叶巢,茧子藏于其中。
我仔细观摩其作品,施工精细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!茧在下图右上角,图中左下角我手捏的地方居然也有施工,延伸得够远!
施工细节图:
未施工的对比图:
羽化 / 成虫
5月10日,它羽化了,是只雌蛾。灰突突的颜色比较耐看,倘若放开想象倒是有一分与汉服大袖衫相似。
茧子拆出来3cm左右,满满的丝质感,真是无愧于绢丝之源的称号。关于家蚕的前世今生不做赘述,可以看这篇:申城觅蚕 | 记录绢丝之源
雌蛾羽状触角不明显。
一些细节。
上手很乖,与家蚕不同,它们会飞,据我观察雌蛾不怎么飞。
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后翅。
正面看后翅有一点点卷,仔细看应该是后翅下缘部分。
但很神奇的是,从蛾子的腹面去看后翅,并没有卷曲。
后翅叠于前翅,如图非常平整。难道卷曲的是前翅?
下图可以解答疑惑↓
后翅卷曲细节。
它打开翅膀的时候可以看到卷曲部分的确是后翅(不太好拍),叠在一起时有点像是后翅反包前翅的构造。
所以我们尽量不要通过一张或者几张图片去得出的结论,这些结论可能会带有主观猜测性,而这些猜测可能对也可能有偏差。如果有人用一张照片引以为据,加上“眼见为实”为由与你相争,你大可一笑而过,不予理会。
多角度全方面观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5月14日,开始产卵。
这是一颗未受精卵,因为此时还没有雄蛾羽化。
想等等看雄蛾出来能不能交配上。
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记录下一代的野蚕。
时间轴:
3月31日,孵化(幼虫期25天)
4月25日,作茧化蛹(蛹期15天)
5月10日,羽化
注:本文中记录的是上海地区以卵越冬个体(最常见),野蚕可能存在其他越冬方式。
作者:白熊
编辑:Ditto
感谢:咕
蛾类相关阅读:
乌桕大蚕蛾 | 蓝目天蛾 | 王氏樗蚕蛾 |